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全旗242公里,库布其沙漠柠檬横亘东西将全旗自然划分为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梁外区草原辽阔、草质优良,并盛产多种野生绿色食品,是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沿河区属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平畴,是自治区的高效农牧业基地。全旗辖12个苏木乡镇,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
杭锦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土地资源:现在耕地88万亩,宜农宜林待开发土地500万亩,有可利用草牧场1600万亩。植物资源:野生植物374种,其中饲用植物3.9种,有霸王、沙冬青、四合木、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现有柠条保存面积239万亩。药材资源:境内有甘草、麻黄、枸杞等139种药用植物,其中现有野生甘草保存面积239万亩,人工甘草65万亩,总储量1.95亿公斤,是驰誉中外的甘草之乡,特别是梁外甘草,稳定在6000万公斤左右,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在4000万公斤左右,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10万亩,牲畜头数136万头只,年产优质羊绒20.6万公斤,羊毛150万公斤,羊肉1300万公斤,皮张70万张。矿产资源:已探明石膏储量6500万吨,食盐储量505万吨,天然碱储量700多万吨,芒硝储量5000万吨,成为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的主要原料,陶土储量极其丰富,其中“杭锦2#土”性能独特,已探明储量3.4亿吨,远景地质储量10亿吨,为国内外少见的非金属粘土矿,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及环保、催化等各个方面;水资源:地下水储量为2.7亿立方米,开采潜力大,境内有黄河、摩 林河两大水 系,总贮水量4.1亿立方米,其中沿黄河242公里灌区国家黄委给我旗准用水量为3.67亿立方米,水资源极为丰富。天然气资源:境内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164亿立方米,是鄂尔多斯大气的组成部分。
杭锦旗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交通条件:包兰铁路途经杭锦旗并设桥头站。109国道、110国道纵贯东西,还有五大干线公路:锡磴公路、阿锡公路、巴杭公路、锡乌穿沙公路、胜察公路,相继进行了黑色化改造,总里程达500公里。12个苏木乡镇有11个通油路,1个正在开工建设,年内通车,电力条件:全旗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个,35千伏变电站7个,县级调度实现自动化,76%的嘎查村通电。
杭锦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骑射之地、游牧之所”,也孕育了韵味独特、古朴典雅的民族文化,杭锦旗旅游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沙漠探险旅游、草原风景旅游、生态旅游等正方兴未艾。
近年来,勤劳勇敢的杭锦旗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拼博,艰苦创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为12.5亿元,财政收入为935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5353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158元,经过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已成为全旗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医药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经济总量以年均20%的速度提升。
“十五”期间是杭锦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杭锦旗人民将继续按照“强工业、重生态、调结构、镇拉动”的发展思路,实施科教兴旗、工业立旗、开放带动、资源转换、小城镇发展五大战略,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建设锡尼镇、盐海子、巴拉贡三大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以农畜产品资源为依托的绿色产业基地,以甘草等资源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以石膏、陶土资源为依托的建材产业基地;以盐、碱、硝等资源为依托的化工基地,培育发展化工,建材、医药、林沙,家畜产品加工、高载能等重点支柱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实现山川秀美、兴旗富民,走进前列三大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