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工业

    现有独立核算制酒企业9家,资产总额约1.65亿元,职工2300多人,1997年生产食用酒实现利税7445万元,凉城鸿茅集团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酿酒、养殖、饮品、食品、印刷包装和采矿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药酒生产企业,1997年进入中国中药生产企业50强,总资产4.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57亿元,职工1406人,1997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利税6600万元。主要产品鸿茅药酒曾获全国医疗保健博览会精品金奖,列放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八大特级品牌,占领京、津、唐、东北、四川、贵州等10几个省市地区的市场,质量达到GMP标准,同时,新开发的沙棘系列饮料、冰酒等产品正在开拓市场。
    鸿茅酒---乌兰察布人的骄傲。誉满海内外的鸿茅酒1987 年获得自治区优质产品奖;1989年获得全国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96年又获得全区名牌产品称号和中国医疗保健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鸿茅酒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在乾隆四年,山西榆次名医王吉天到凉城县古镇鸿茅镇(今厂汉营乡)行医。那里漫山遍野的各种草药和清澈见底的泉水令他神往,便定居下来。由于冬天气候寒冷,这里的一些百姓患上筋骨疼痛、胃寒脾虚、肾弱腰酸、气虚血亏等症,纷纷上门求医。王吉天用自家由66种名贵中药配成的祖传秘方,取当地的清泉,精心酿出药酒。从此,因鸿茅镇得名的鸿茅酒名声大振、传扬四方。
    道光年间,由于鸿茅酒色泽宜人,绵甜醇香、祛病强身的功效,被选为宫廷贡酒;党的“七大”召开时鸿茅酒再登大雅之堂;70年代,鸿茅酒飘洋过海,在马来西亚掀起抢购热潮,马来西亚《建国报》在庆祝建国20周年专刊上,以《内蒙古历史文化名酒---鸿茅酒轰动星马市场》为题,做了整版报道。
    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鸿茅酒,经过260年的历史考验, 成为中国医药与酒文化相结合的一块瑰宝,也成为我国悠久饮食文化中的奇葩。
    鸿茅酒厂于1970年由手工作坊成为地方国营酒厂,1993年又转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5年10月,鸿茅酒厂和内蒙古金火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不惜重金在全国各地开辟市场,大张旗鼓地进行广告宣传,鸿茅酒一炮打响,到1996年5月底销售235吨,比过去最高年份增加350倍,完成销售收入1018万元,实现利税680万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鸿茅酒厂适时在1996年7月、10月进行了两次技改扩建工程, 现在酒厂的生产能力已达3000吨。鸿茅酒厂崛起在乌兰察布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