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旅游
- 白音敖包云杉林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茫茫沙地之上,有一片独特的天然植物群落---红皮云杉林。它是世界上同类树种中面积最大的一片天然纯林, 也是我国红皮云杉林母树林基地。
红皮云杉林属松科云杉属。它耐寒冷,抗干旱,并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护草原;它树姿优美、四季常青,是园林栽植物观赏和城镇街道绿化优良树种之一;它木质松软、纹理通直,树龄可超400年, 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制松香、松节油、人造丝等工业的原料。
1979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白音敖包红皮云杉林被确定为国家二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万亩,其中,天然红皮云杉林2.9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5.6万立方米。
红皮云杉原属高纬度亚寒带冷湿针叶林种,多呈零星分布,并与其它树种伴生。象白音敖包这样干旱沙地上大面积集中连片分布,实属罕见。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目前仅有两块成片的红皮云杉林,另一片在美国加利弗尼亚州,面积远小于白音敖包红云杉林。保护好天然红皮云杉林,对研究沙地云杉林发生演替规律,丰富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改善沙地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白音敖包红皮云杉林中,间有零星的兴安落叶松、兴安松、榆树、油松等,遍生针茅、蒿类、锦鸡儿、黄柳、蒙古岩黄芪、丛桦、金志梅和塔头苔划。保护区内黑鹳、大天鹅、小天鹅、狐鹳、貂、马鹿、黄羊、狍子以及森林卫士---红隼、 刺猬、大斑、啄木鸟、黄胸、灰椋鸟等七八十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活,飞禽鸣啭于天际,走兽奔突于林中,给林海平添了无限生机和意趣。白音敖包是历代蒙古族祭敖包的地方,故而也被尊为“圣山”。每当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草原上的牧民云聚山下,祭祀歌声飘荡苍茫林海,愈发使这里敷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 碧波万顷达里湖
民国年间,王枢写过一首《访古诗》,诗中道:“中涵岛屿水平铺,绝妙禽鱼飞跃图。自古英雄勤远略,至今留得大儿湖。”
诗中所咏大儿湖即达里湖,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的贡格尔草原上,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大湖泊之一,水面213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6亿立方米, 平均水深7.5
米,最大深度13米,属内陆湖。水质为苏打型半咸水。
达里湖东有岗更诺尔(牦牛泡子),西有多伦诺尔(鲤鱼泡子),作为其姊妹湖。三湖相连,如银丝串起的三颗明珠。贡格尔河、沙里河、亮子河、耗来河源源流入,使达里湖永葆旺盛的生机。过去的达里湖远比现在壮观得多,是现在的5 倍。据《辽史》记载,这里除“渔儿泊”外,还有“鸳鸯泊”、“黑水泊”、“纳葛泊”、“千鹅泊”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原湖群。
达里湖北有一平顶山,蒙古语称“独石山”,汉译为砧子山。现在的砧子山,原来曾是湖心岛,上面刻有远古时期的岩画,那山岩上的浪蚀线足以说明达里湖青春期的浩瀚和壮阔。湖南岸有一怪石嶙峋的曼陀山,其上有水莹洞及元代龙兴寺遗址。湖西是戈壁沙漠,与绵延东西的蒙古沙漠连成一片。湖西北多低山丘陵,蜿蜒千里的金边堡和元代历史名城应昌路(鲁王城)就在这里。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睦尔病殁于此。湖东为广袤平坦的贡格尔草原。万顷草原,水草丰茂。草原、沙漠、湖泊构成的自然景观,与古都、远古岩画、寺庙遗址、金边堡构成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这里成为塞外草原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伫足湖畔,极目望去,一碧万顷,横无际涯,水天相连,蔚为壮观。当地人称达里湖为“答尔海子”。达里湖确有海的气势,海的神韵。
达里湖鱼产甚丰。盛产耐碱性的鲫鱼和瓦氏雅罗鱼(俗称滑子鱼)。清代编写的《口北三厅志》载:“所产滑子鱼,每年三四月间,自大湖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今虽不见此种景象,但年产各种鱼仍达100多万斤,为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
达里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鸟类的聚集之地。经专家考证,这里是候鸟南西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和“产院”。每逢春、秋两季均有大量的珍禽和候鸟过路。现已记录的鸟类有15目,32科,共109种, 其中相当一部分为《中日候鸟协定》规定的保护鸟。白鹳、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大天鹅、小天鹅、大鸨、白琵鹭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据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察队两次在未集群高峰统计,沿达里湖栖息的天鹅就达2300多只,起如青天飞雪,落如素锦铺地,无愧于与鄱阳湖和巴音布鲁湖齐名的我国第三大天鹅湖之称。经批准,这里已建立了鸟类自然保护区。
- 塞外黄山---马鞍
马鞍山,被人们誉为“塞外小黄山”,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东南10余华里处,由石砬子峰、黑山峰、碾子峰等十余座山峰连接而成,方圆百里,蔚为壮观。马鞍山因其形貌酷似马鞍而得名。现辟有马鞍鞒区、小蓬莱区、迎客松区、松岩区、牛郎峰区等七个风景区。
马鞍鞒区遥望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一马鞍状山峰赫然而立。前面峭壁千丈,饮马泉、瀑布泉泉水叮咚,环山而过,汇聚到山口形成一座美丽的湖。湖边大片松林与马鞍山互相掩映,山、水、树浑然天成。
小蓬莱区在高山之巅,这里有凌空而立的玉杵峰,维妙维肖的灵芝峰,还有“金蟾背”、“碧莲台”、“望天镜”等怪石奇景。群峰环抱中一座古庙若隐若现,庙内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坐立忠义堂,庙门前一尊巨石雄狮顺山而卧,门侧是千尺悬崖,与满山果林芳草相映成趣。
迎客松区在马鞍鞒区对面,脉首酷似龙头,脉体长满油松,恰似龙鳞,山脉逶迤,似苍龙腾飞,故称此山为“卧龙岗”。山腰间一块裸露的岩石像一截陡峭的悬崖镶嵌其间,岩石上端的石缝中,长着一株奇峻的百年古松,神似黄山“迎客松”。
沿马鞍鞒东行即松岩区。这里有姊妹峰挺拔秀丽,若提若携,双峰突兀,高低有序。沿称为“天梯”的石阶北上,可访“礼松”,再上便到了牛郎峰区。牛郎峰区为天然石景。“牛郎峰”一大二小,似牛郎携儿挈女追赶织女小憩于此。其后峭壁之上为“北天门”、“四指山”、“桃园洞”、“一线天”、“子午石”等奇妙景观,令游客叹为观止。
马鞍山已被批准为赤峰市第二个国家森林公园,每逢夏秋之际,游人如织,尽享大自然的妙意野趣。
- 瀚海奇观八百里
假如把赤峰比作一个绿衣仙子,那么她就有一束金腰带。这束金腰带就是号称内蒙古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它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蜿蜒伸展如同一条巨大的沙龙,素称“八百里瀚海”。它虽不及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壮观奇绝,却也是独具粗犷雄浑的迷人风景。
据史书记载,一千多年前的科尔沁沙地也曾绿草繁茂,林木葱茏,有“平地松林”之称。宋代科学家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中对此曾有“木植甚茂”的记载。可叹天灾人祸,这里成为一片沙的世界。八百里瀚海并非生命的禁区,它有着独特的大漠风光。浑圆的沙丘重重叠叠,铺展着风的痕迹。沙丘与沙丘之间,不时有一片片绿色的湖泊,如沙丘眨动的眼睛。沙柳、沙蒿等沙生植物与风沙顽强地抗争着,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骑着骆驼在沙海中漫游,驼铃叮当悠长,别有一番情趣。如果幸运的话,还会一睹沙市蜃楼的奇妙景观。乌兰敖都一带在沙漠中建造起一块块绿洲,流芳溢彩,分外诱人。
如果说八百里瀚海是一首奇妙的乐章,那么东额其响沙便是这首乐章中最为精彩的一个乐段。响沙位于一个人称额其的地方。它背靠滚滚东流的西拉沐沦河,东临蜿蜒北去的杖房河,南望林木蓊郁的白音汗山。在一片白茫茫的沙丘中,有座特别显眼的大沙丘。沙丘十万,唯有这座与众不同。 此沙丘北缓南陡, 垂直高度达15米以上。沙丘南坡为响沙区,方圆足有1000多平方米。每当有人涉足其上,就会听到轰轰隆隆的响声。初次登临者,不免产生恐惧感。有时牛群登上沙区,其响声愈烈。沙响牛惊,牛惊沙更响。倘若骑马踏响沙,更是别有一番情致:沙响马啸,骑都落马,少随人坠,响沙轰然。如今由于流沙的侵袭,响沙区在缩小,响声也不主从产了,然而,要在上面或跺脚,或狂奔,仍能发出动人的响声,牛马奔逐于其上,还是会闻“声”丧胆的。
- 喷珠溅玉两飞瀑
敖汉响水、克什克腾响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成为赤峰两大名胜。敖汉响水
瀑布位于敖汉旗与翁牛特旗相接壤处的峰峦之中。老哈河水奔腾至此,一反常态,不依势走东北低洼沙地,却向西南高处的石山奔去,来个水往高处流。于是,一架石山被它劈成宽约50米、深约30米、长达700多米的通道,河水凌虚而下, 形成瀑布,气势磅礴,恢宏壮观,訇然巨响,声若奔雷,百里之外隐约可闻。
据有关水文资料记载,敖汉响水汛期可达7000个流量,老哈河水在这里以每秒10余米的流速,跌下30余米的瓮型石井里(俗称头道井子或龙门),又 旋转呼啸而出,流程不到20米,又跌入深石坑(二道井子),再向前180米, 又跳入三道井子。流程200米竟遇三次落差,形成三次巨响,加之岸石壁峭立,回音共鸣, 更使响水之音浑厚壮阔,声震遐迩。这一塞外奇景曾吸引了清朝康熙、乾隆两帝先后来此观景。公元174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途经敖汉,驻辇观瀑,情动神摇,即兴命笔:“我闻奥区天所秘,疑信向半今信然。浩浩万里沙漠塞,乃有瀑布崇岗悬。”“是时仲秋暴晶日,忽闻雷声殷前川。坐令林峦失轻籁,朗吟清眺万虑蠲。大者如珠小者玑,如倾栲栳投深渊。虎狼骇走不敢饮,下疑千载苍龙眠... ”时人将这首咏玉瀑的长诗镌刻于石岩崖,至今仍依稀可辨。
无独有偶,赤峰北部的克什克腾草原上不家一处瀑布。西拉沐沦上游的一个支流沙里漠河,刚刚开始壮阔的行程,便面临着一具严峻的考验----危崖横路。于是,随着声声震彻九霄的轰鸣,“一条界破青山色”、“扑下银河一半来”。响水之美在于响。平日克什克腾响水已难闻响水之声,不过偶有大坝过流,仍可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的壮观景色。
崇山之中,绿水之上,水电站厂房赫然而立。因筑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上,鸥鸟戏嬉,渔舟唱晚,俨然一派江南风光。
喷珠溅玉两 飞瀑,争相媲美,各有其妙。
- 温泉喷涌慈母情
大自然对赤峰十分偏爱,仅温泉就馈赠了三处:克什克腾温泉、敖汉温泉的宁城温泉。此三泉因所处地域的地理构造不同而各有千秋。
克什克腾温泉 克什克腾旗温泉俗称“热水汤”,位于小兴安岭余脉黄岗梁脚下。“大青山高,西拉沐沦河长,著名的热水汤”这一民谣一直被当地人所传诵。现为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岗梁是塞外名山之一,其山势崔嵬,遍生青松白桦,吸引了历代众多的游人。欧阳修曾有诗曰:“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松壑寒愈响,冰溪咽复通。”清帝乾隆也曾登此山赋道:“虎豹九关森玉阙,云霞万叠漾金风”。清时,黄岗梁下热水汤也曾有建有荟禅寺,西藏班禅曾来此“坐汤”,就下塌于荟禅寺;清初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专程来此洗浴,至今仍留有“康熙沐井”遗址。此泉属中温热泉。泉水望之透明,尝之无味儿,细嗅有硫磺及特异味儿。洗浴给皮肤以润滑感。此泉是低放射泉,是良好的医用泉。“有疾厉兮,温泉泊焉。以流秽兮,蠲除可慝。”
泉水中含有40种化学元素,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整作用的氡元素含量颇高,具有止痛、消炎、镇痛作用。多年来,锡林郭勒草原、科乐沁草原、巴林草原、贡格尔草原的牧民就有到这里洗浴温泉的习惯。如今这里已有疗养院20我家,大大方便了草原牧民和远道而来的患者。
敖汉温泉 敖汉温泉被誉为“龙泉”。据历史学家考证,此泉在辽代时就被利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敖汉温泉氡的含量较高,对神经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等疾病有一定疗效,被称为“自然之经方,天地之良医”。温泉疗养院有房舍百余间,院内花草葳蕤,四周山峦清秀,为疗养者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
宁城温泉 宁城温泉位于燕山余脉八里罕新华夏系构造带上, 形成于公元1290年一次地震,分布面积为0.4平方公里。日动储量1800~2100吨。 热中心孔口泉水温度高达96C。温泉附近地表,普遍分布粘土和亚粘土层,它像暖水瓶一样,保持着温泉的水温。据检测,宁城温泉水质碱性硫酸盐,无色透明,在20C以上的情况下,无臭味,呈碱性,所含丰富的稀有元素对布氏杆菌病、多发性神经炎、增生性脊柱炎、关节炎、各类皮肤病等多种适应症有明显疗效。
宁城温泉为群山环抱,环境安谧幽静。山坡上黑松挺拔,蓊郁葱翠。南面一条小河潺缓流泻,蜿蜒而去。绿色山谷里山花烂漫,碧草如织。那清清山泉,淡淡花香,那农家泥舍,犬吠鸡鸣,为来此疗养和旅游的人们提供了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美妙养生世界。
三大温泉,各具特色。若论泉水的温度,以宁城温泉为最,鸡蛋放置其中稍时即熟,温度之高,全国罕见;若论泉水化学元素的含量,又以克什克腾温泉为最,多达40余种,含氡量居于全国之首;若论开发利用的年代,则以敖汉温泉为最,据考证,早在辽代就有人洗浴,距今已1000多年;若论泉的医疗效能,克什克腾温泉适应症广,宁城温泉可开展饮泉疗法,敖汉温泉则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三泉齐名,各有其妙,均为遐迩闻名的疗养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