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杨腾格尔)初冬时节,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龙兴国资集团现代化加工车间内,金黄的谷粒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流转,经过精细筛选、封装后,即将发往北京等地。“这条新投产的小米加工线日产能60吨,生产效率是传统加工的3倍。”集团董事长张占辉介绍。

敖汉旗田间的万亩谷地(资料图)。新华网发(叶剑南 摄)
借助京蒙协作机制,敖汉旗与北京市海淀区建立直供合作,通过商超专柜、电商平台拓宽销路。预计2025年,通过京蒙协作渠道将销售小米1.54万吨,实现销售额超1亿元,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协作机制让敖汉小米直达北京核心市场,品牌溢价显著提升。”敖汉小米集团负责人赵洪义表示。
北京市投入协作资金支持敖汉旗建设现代化谷子加工生产线。目前,全旗已集聚10余家加工企业,开发出小米酒、小米锅巴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古鲁板蒿镇种植户曹立华今年种植800亩谷子,他说:“合作社保底收购价高于市场10%,销路稳定。”
敖汉旗推动小米产业与文旅融合,建设敖汉小米博物馆,举办谷子丰收节,在核心区打造“万亩观光田”,推出播种体验、收割研学等项目,形成“观光—体验—餐饮”农旅产业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溢价分红”协议,并提供技术指导。以惠隆杂粮合作社为例,其带动1880户农户种植小米,预计2025年户均收入达5万元,较分散种植增收超1万元。

敖汉小米博物馆。新华网发(叶剑南 摄)
近年来,敖汉旗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建立全程溯源体系,消费者扫描包装码可查看种植、加工、检测全流程数据。目前“敖汉小米”品牌价值达282.41亿元,成为内蒙古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