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德县:羊驼绒服装“温暖”一座城-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4 22:23:29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化德县:羊驼绒服装“温暖”一座城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李国栋)小雪之后,塞北气温骤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这座北方小城格外寒冷,但是一提到这个县的羊驼绒服装产业,又让人感觉到了温暖。

  走进化德县达远制衣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布料堆积如山、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50多名女工正各自在工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经过梳绒、裁剪、缝制、钉纽扣、熨烫、包装等一整套工艺流程,一件件款式多样、新潮轻便的羊驼绒保暖衣、坎肩、裤子便被码得整整齐齐,放入偌大的成品仓库,等待发往全国市场。

  化德县达远制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介绍,过完中秋节,我们一直在加班加点生产,现在是生产旺季,也是销售旺季。

  化德县达远制衣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新华网 李国栋摄

  据了解,化德羊驼绒服装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比重。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在北方二三线城市、县域市场,每三条保暖裤中就有一条产自化德。目前,化德羊驼绒服装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并出口俄罗斯、蒙古国。

  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业极具地利优势,其毗邻河北省,与北京、天津、呼包鄂经济圈等地均保持在500公里以内的距离。由于是半农半牧县,不仅自有羊绒资源,还临近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口岸,能够引入大量优质羊驼绒,这些都为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料。

  化德县羊驼绒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销售服装达6.6万件;1986年,化德絮片服装被列入首批国家星火计划,并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隆福寿大厦、天桥商场等设立销售专柜;1987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产品展销会,絮片服装开始走向全国,当年产量达到36.14万件;1992年,在当时最火的商场“郑州亚细亚”设立销售专柜,当年产量首次突破50万件,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企业示范工程”。如今,羊驼绒服装产业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富民支柱产业,

  从国营被服厂到家庭作坊,再到现代化企业集群,“家家做棉裤,户户闻机声”成为这座小城的独特风景。目前,化德县有各类服装生产厂家93家(规模以上企业2家)。2013年,按照“统筹城乡、产城融合”思路,化德县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的服装创业园,入驻企业12家。

  为实现创业园提质增速发展目标,化德县在创业园周边配建了医养院、幼儿园、中学等公共服务部门,配套建设了2.5万平方米的职工公租楼,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建成144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展示厅、检测检验中心、服装设计中心、絮片研发中心、“互联网+服装产业”中心等。平台具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功能,为全县服装企业提供融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市场开拓、管理咨询、对外交流合作等综合服务。

 化德县羊驼绒服装展示厅一角。新华网 李国栋摄

  经过几十年不断科技攻关、产品改良,化德县的羊驼绒服装不仅继承了羊驼毛绒本身柔软蓬松、保暖御寒的优良特性,在制成服装后,亦展现出防寒防潮、保暖隔热等功效。此外,羊驼绒服装可整体洗涤,穿着时不显臃肿,同时具备弹力,为消费者带来了实用舒适的穿着体验。

  化德县服装创业园区副主任王春晖介绍,目前全县有5000多台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电脑数控平缝机,先后引进了自动裁床、电脑绣花设备等特种机器。全县2万多人从事服装产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2024年,全县絮片销量为8000吨,生产各类服装1500万件,产值10.4亿元。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