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奈曼旗:“光伏收益+”精准施策 照亮万户振兴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4 11:27:25
来源:新华网

通辽市奈曼旗:“光伏收益+”精准施策 照亮万户振兴路

字体:

  2025年,内蒙古奈曼旗创新实施“光伏收益+八项增收”模式,累计投入光伏电站项目收益资金4167万余元,通过精准分类帮扶,覆盖全旗1.1万户脱贫户与监测户,构建起多元化、可持续的增收体系,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准施策,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买了过冬煤,还能买药,压力小多了。”青龙山镇独居老人张胡明的话语中透着欣慰。为兜牢民生底线,奈曼旗分层分类实施帮扶,投入1090万余元光伏收益资金,为3634户无劳动能力家庭发放年度补贴,户均3000元。

  对有劳动能力的群体,旗里投入1567万余元,开发村屯保洁、残疾人护理等公益性岗位1853个,实现“家门口就业”,月均工资730元。同时设立“阶梯式务工奖补”,对1401名零散务工人员给予500至1000元奖励,有效激发务工积极性。

  产业带动,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得益于政策扶持,黄花塔拉苏木养殖户包金寿养殖的肉牛从5头增至12头,年增收超3万元。

  在产业发展方面,奈曼旗打出组合拳,投入562万元支持2982户养殖户发展肉牛(羊)产业,按出售收入额的10%给予奖补,最高可得2000元。

  同时,投入626万元扶持4817户发展庭院经济,按增收额的20%给予奖补。在苇莲苏乡,“五黑鸡庭院经济”发展势头正旺,鸡苗提供、技术指导和订单保障等一站式服务,让很多农民的庭院成了有效增收的场所。该乡东二十家子村脱贫户刘明洋利用庭院养殖,实现年增收4000元。“庭院经济投入劳动力不多,还有人提供技术服务和订单,足不出户就能增收。”

  针对2025年新识别的291户监测户,旗里投入437万元产业补贴,按每户1.5万元标准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大沁他拉镇李宏起利用补贴建成温室大棚,年增收3万元,彻底消除了返贫风险。

  多元激励,构建长效增收机制

  奈曼旗创新“光伏收益+乡风文明”模式,投入180万元设立“孝老爱亲奖”“庭院整洁奖”等文明奖项,已对2363名脱贫户给予奖励。不久前,村民赵银明因孝老爱亲获评荣誉,获得500元奖励,实现了物质精神双提升。

  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优先吸纳脱贫户务工。2025年全旗通过项目带动提供800个务工岗位,人均务工收入达2万元。八仙筒镇李永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3个月收入1.8万元。

  据奈曼旗农科局局长唐国成介绍,奈曼旗建立光伏收益动态分配机制,每年根据需求调整资金投向,确保精准滴灌。“光伏收益不仅是资金,更是激活内生动力的‘钥匙’,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

  如今,奈曼旗正依托“光伏收益+”长效机制,将精准帮扶转化为不竭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李贺)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