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作风建设融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厚植首府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打好蓝天保卫战,擦亮首府生态名片。推进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十个专项行动”,通过开展汽修喷漆行业专项检查、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等工作,切实降低臭氧污染;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利用“卫星+无人机+人工巡查”开展监控,并与包头共享秸秆卫星系统数据,共同推进秸秆禁限烧联防联控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市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首府蓝”已成为美丽青城名片。截至2025年8月,全市优良天数合计192天,较去年同期增长23天,因臭氧超标造成的污染天数比2024年同期减少9天,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降低。
打好碧水保卫战,严守水质洁净防线。切实加强全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及“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常态化监管,水质达标率100%;积极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建设,再生水利用率提前完成自治区生态环境“十四五”目标任务;持续巩固全市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入河排口“一口一策”整治的成效,进一步压实治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强化全市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制定印发“一园一策”整治方案,完成沙尔沁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除氟单元投入运行,从根本上解决沙尔沁园区污水处理厂无氟化物处理能力及入河排污口氟化物超标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5个国控考核断面均稳定达标。
打好净土保卫战,筑牢土壤安全屏障。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完成66个“无废细胞”授牌,各项重点任务已全部完成;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标村和示范村建设,目前全市达标村总计60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区第一;建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土地收储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土壤安全利用,全市污染地块、“一住两公”地块安全利用率和耕地安全保护率全部达到100%,让“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