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5日电(记者张丽娜、安路蒙)从绿电制绿氢,到输氢管道建设,再到氢能重卡终端应用……记者近日走访老工业基地包头市看到,当地正以氢能产业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涵盖“制储输用”全链条的氢能产业生态,让“草原钢城”焕发绿色生机。
“包头发展氢能产业具备多重优势支撑。”包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石钟琴介绍,当地新能源可开发量庞大,绿电制绿氢成本处在全国较低梯队;作为固态储氢材料关键成分的镧、铈稀土元素,恰好也是当地独特的优势资源;当地工业、交通等领域有着庞大的用氢需求,为绿氢规模化应用开辟广阔空间。
在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深处,20万千瓦风光基地发出的绿电,通过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送到15公里外的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制氢车间。电解槽内,含有电解质的水溶液在电流下发生化学反应,经提纯、吸附、干燥等工序,制取出纯度达99.999%的绿氢。
生产出来的绿氢卖给谁?答案是,同一园区内的下游工厂。去年11月,由该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点火成功,同一园区内的内蒙古金鄂博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业锅炉用上了掺有20%绿氢的天然气。
“把绿氢掺到天然气中,用于无水氢氟酸工业生产,不仅提升了燃烧和传热效率,还降低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新宇说。
除了生产绿氢资源,包头还大力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走进包头氢能储能产业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批氢燃料电池、PEM电解槽、车载储氢系统集成生产线等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此外,为解决绿氢运输难题,包头市正加速推进白云矿区至市区190公里纯氢长输管道建设。“项目计划年底实现主体完工,建成后将大幅降低下游企业用氢成本,为绿氢规模化应用扫清障碍。”石钟琴说。
面向未来,包头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布局氢能新赛道。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庆维表示,包头市成立氢能研发院士工作站,发挥创新“引擎”作用,聚焦天然气掺氢、稀土固态储氢、氢冶金、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深耕绿氢制储用全链条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氢能产业是一片蓝海。”孟庆维表示,包头市锚定氢能产业新机遇,全力打造“全场景绿氢自循环创新之城”和“全国重要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把氢能产业发展为产值超1000亿元的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