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察右前旗按照“大园区、大集群、大融合”的发展思路,优化全旗“五区一带一轴”产业布局,以建设现代牧业、肉牛扩群倍增、培育品牌肉牛产业为目标,通过规模化、科学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
在产业规模化建设上,察右前旗按下“加速键”,规划面积达43平方公里的肉牛养殖园区,涵盖9处养殖基地、15家5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13个肉牛园区。截至2024年,全旗肉牛存栏达9.3万头,建成万头繁育基地1家,千头规模化养殖场3家,规模化养殖的集聚效应正在逐步释放,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按照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末,全旗肉牛饲养量将突破12万头,年出栏3万头,产出优质牛肉达1万吨。”察右前旗农科局局长姚建忠介绍。
饲草供应是肉牛产业发展的根基。察右前旗秉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百万亩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协助各牧场通过订单种植、土地规模化流转等方式,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需求,加快实现饲草料种植和养殖配套衔接。目前,全旗累计流转土地2万亩,保障肉牛饲草料稳定供应,计划完成18万亩饲草种植,筑牢产业发展“粮草库”。
为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潜力,察右前旗创新打造“牛文旅”产业模式,将肉牛养殖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先后投资近10亿元打造以种养为核心、乡村旅游为基础的牛文旅新模式,建成万头肉牛基地1处、“牛村客栈”1处、星空木屋等特色民宿20余间,通过肉牛养殖、乡村旅游、民宿餐饮等带动周边11个村集体发展,每个村集体年分红约2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30个左右,人均月工资达4500-7000元,让农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吃上“旅游饭”。
“我在京西打工,每月收入五六千元,离家还近。”京西万头肉牛标准化繁育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贾晓路说。
谈到未来的发展,姚建忠说:“我们将聚焦产业升级,提升养殖效率和牛肉品质,深挖察右前旗肉牛产业特色,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深化农文旅融合,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将‘牛文旅’模式做精做细,拓展产业链条,让更多农牧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宋东升 盖文佳)